暑假快要结束了,21级萌新即将迎来崭新的大学生活,然而初入大学的你们,极容易成为骗子眼中的“肥羊”,一不小心落入陷阱。
大多数大一新生并没有足够多的社会经验,远离家乡亲人小伙伴,以为社会生活和之前十二年的学习生活一样,不存在社会风险。部分同学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身处陌生的环境,如果有人像亲人一样关心你,指引你,当然很容易放松心理防线,于是就很容易让骗子钻空档了。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手段更是花样百出。一旦被骗,挽回损失非常渺茫。在此提醒同学们,警惕以下情景:
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冒充学长学姐向同学们推销教材、课程、电话卡套餐等,切记要认真核实,防止个人信息泄露以及钱财损失。最好是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办理购买等。
不仅如此,更会有冒充公检法或学校相关部门,以银行卡出现问题、退还学费、发放助学金、缴费为理由,对学生或学生家长实施诈骗。
如果遇到有人通过QQ或微信聊天且涉及到转账的,一定要通过电话核实,以免被骗!要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对来源不明的收费信息先进行核实。
一些骗子会申请一些“某某大学2021级新生群”、“某某学院2021级新生群”这类的微信、QQ群(以QQ群居多),以收取各种费用为由骗取钱财,由于收费金额较少,很多学生并不会往诈骗方面去想,等知道被骗后,想要退群却发现钱已经要不回来了。
学校和学院官方新生群不会以任何费用为由发起线上收费活动,若遇到收取费用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先核实新生群的真实性。
一些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装作学姐学长来博取同学的信任,进行专业证书、考研考公辅导等课程的推广。他们会先邀请你参加一些免费的公益讲座,或者免费的课程体验。会给你举很多例子,分析你的缺点等等,目的就是洗脑,让你心甘情愿的加入培训班。最开始是免费的或者低价的,慢慢地就会让你交定金,然后就是几千几万的培训费。
要合理地进行选择,切勿贪图便宜,不要轻信代理和推销。确需报班的,要选择正式的机构和渠道,记得要保留好相关的单据。切记,凡是预先收取资料费用,内容费等,都是诈骗。
许多非法中介机构看准了在校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在收取高额中介费后却不履行合同,不能为其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一些骗子以高薪为诱饵,让学生做微商代理,收取代理费,甚至将学生骗入传销组织。
认真核实,反复进行确认提问,在没有核验的情况下,不交钱不转账,不泄露任何信息,提高安全意识,一切兼职消费都应该在核验后完成。发现诈骗,请及时报警举报。
开学后,学校和学院会有一些正规的职位需求,想要勤工俭学的同学们可以自行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届时校网和院网都会出相关通知,学院也会组织班长在班级群内转发相关消息,有需要的同学请多多留心~)。
刷信誉度是大学生寻找兼职的途经,骗子行骗手法一般为:先要求受骗者垫付启动资金,再购买点卡、充值卡等虚拟商品。一开始,骗子会小额返还部分奖励,诱使受害者重复购买或增加资金。
当下,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通过虚假宣传,诱骗大学生,利用高校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等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推出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无需担保的贷款方式,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最后只会利滚利欠下巨额债务。
不要相信任何形式的校园借贷,当身边出现校园贷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大学生日常消费要控制在合理且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拒绝校园贷款。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市民购买的物品出现问题,以可给予市民退款、理赔;诱骗被害人登录钓鱼链接,并填写支付宝账号、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码,绑定银行卡账号、网银密码、银行卡预留手机号码等信息,骗取被害人银行卡余额。
遇到客服主动联系您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原有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例如拨打快递公司全国统一热线,与商家进行联系。
很多大学生喜欢通过玩网络游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犯罪分子也看准了网络游戏这个平台。他们冒充游戏玩家,异性玩家,游戏运营商等,以代练游戏角色,低价销售游戏金币、装备以及出售游戏账号等种种理由吸引大学生玩家进行注册充值购买,这些交易一般是通过银行卡或者QQ、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没有任何担保和协议,犯罪分子在收到转账后会立即消失。
避免线下交易,账户充值、购买游戏装备等应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凡是需要交纳各种保证金的,一定要谨慎,基本都是骗子。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易相信比市场价格低的广告。
犯罪分子通过发布特价机票、演出票链接让你进入钓鱼网站,购买机票并支付后发现被骗。或者通过短信联系旅客称其所购买的机票发生航班变动,要求旅客按照短信中400开头的电话联系进行机票变更或退票,并在电话中让旅客提供银行卡信息及手机验证码用于退款和收取手续费,以此骗取钱财。
网上购物、购机票应采取第三方支付方式,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直接汇钱或者转账给商家,防止被骗;同时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在网站上填写姓名、手机号、QQ号以及关联到淘宝、支付宝网银的用户名信息。
诈骗分子抓住被害人的心理弱点,以不雅照片或视频对事主进行敲诈勒索,被害人一旦转账便永无止境。这种骗局中,犯罪分子会将自己包装成为美女形象,通过网络与被害人联系,用各诱导的语言及暴露的照片与之聊天,诱导被害人安装带有病毒的APP,以此来获取手机信息,随后给发来录屏视频,要挟实施诈骗。
注意保护隐私,善用添加好友开关,减少身份信息泄漏风险,拒绝骚扰;添加好友时,注意辨别好友的验证信息, 多留心系统安全提示。微信大数据会对异常用户行为进行安全提醒,一旦看到提醒,要立即加强警惕;不要轻易安装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应用程序。遇到敲诈或诈骗保持冷静,存好证据,尽快报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这里提醒同学们,开学期间要谨防诈骗,一定要牢记“八个凡是”。
最后向所有新生推荐一款国家级防诈骗APP——国家反诈中心。“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一款具备拦截、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功能的软件,集报案助手、举报线索、诈骗预警、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且,该APP就像杀毒软件一样,可以帮助识别涉诈APP,并进行提示。查询要转账的账户是否为风险账户,投资的网站是否风险网站等。